民生无小事 服务不断“档”——市档案馆聚焦群众用档需求 持续优化查档服务
2025年8月的一天,临近中午,枣庄市档案馆查阅大厅迎来了一位查档群众。查阅大厅的工作人员通过询问得知,这位李师傅1992年在枣庄市华威家具厂参加工作,从事了10多年的油漆工职业,属于特殊工种,现在面临办理退休,需要提供当年的特殊工种和工龄等相关证明材料,但这家企业2003年就已经破产。这些30多年前的老档案不知是否还能查到,李师傅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档案馆进行查询。
查阅大厅的工作人员一边了解他的查档需求,一边安抚他不要着急,只要有相关档案线索,一定会尽力帮助查找。随即,工作人员通过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检索,50余卷这家企业的相关会计档案出现在电脑屏幕上。这家企业破产时移交进馆的会计档案,虽然早已超出了档案保存期限,但依然完好保存在档案库房。为了能够更加细致的查找,工作人员从档案库房专门调出了相关原始档案,帮助李师傅一页一页进行辨别。由于档案形成年代较久,纸张早已泛黄,字迹也有些模糊,工作人员反复对比工资单上的姓名,生怕漏掉与李师傅相关的重要信息。
至中午12点半,已经查阅2个多小时,50多卷档案还剩下一部分没有查完,李师傅提出让工作人员休息,到下午上班时间再接着查。查阅大厅的工作人员表示,我们中午一直有人值班,您只管放心接着查就行。一直忙碌到接近下午2点,终于查到几处有李师傅名字和工种记载的工资单档案,工作人员和李师傅这才感到如释重负。拿到工资单档案复印件后,看着上面清晰的查档专用章,李师傅深有感触地说,“没想到这个家具厂都破产20多年了,你们档案馆竟然还完整保存着30多年前的工资单。如果没有这些原始的档案材料,我的参加工作时间和工种根本无法证明,这真是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!”
一张张泛黄档案看似微不足道,但对那些破产企业职工来说,却是招工办退最关键的“证据”。去年以来,枣庄市档案馆本着对企业历史、对职工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,专门组织人员对接收进馆的102家破产企业5.8万卷档案进行了全面清理盘点,对其中目录编写、信息录入不完整的2.9万卷档案,重新开展规范整理和比对录入,为高效检索和查阅利用创造了便利条件。同时,持续擦亮档案查阅利用服务窗口,聚焦民生档案需求,不断优化服务流程,始终坚持“午间不断档 全年不打烊”服务,积极运用“在鲁查档”平台开展跨馆异地查档,最大限度地方便广大群众,今年上半年民生档案查档需求占档案查阅利用总量提升至近60%,档案利用“小切口”有效彰显了服务民生“大力量”。